2023年“英才计划”启动!学计算机等的孩子可以越级读大学?
发布时间: 2023-02-17 18:05:41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2023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其中计划2023年培养中学生1700名左右,每位导师培养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对于“英才计划”,很多家长却是一头雾水。毕竟比起熟悉的“强基计划”“自主招生”等方式,“英才计划”似乎也是一种新的升学方式吗,但是这对孩子升大学真的有帮助吗?
实际上,“英才计划”不是一种升学方式。根据官网显示,“英才计划”全称为“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科协、教育部自2013年共同组织实施,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
总结起来,“英才计划”就是高校提前培养一批有潜质、有兴趣的中学生,这些高中生可以直接拜师大学教授,学习时间为期一年。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而“英才计划”也不是一个新计划。早在2013年,“英才计划”就在北京、成都等15个试点城市开展,被选中的高一高二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在试点大学里跟随著名专家教授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对会编程,具备科技创新、信息学素养的中学生,意义重大。因为根据实施方案来看,“英才计划”将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学科中选择培养。
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太原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青岛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湘潭市、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兰州市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如果学生想参加英才计划,一般先是由学校推荐,一个学校推荐约50个名额,尽量按照五大学科均匀分布人数。流程则为报名-测评-初选-面试,报名学生接受针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的笔试、面试。其中笔试部分是可选用全国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五学科潜质测评试题,也可自行命题;而面试部分则是学生与入选学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3:1,学生通过面试后进入培养环节。
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导师希望牢牢抓住那些对科技有浓厚兴趣的好苗子。那些孩子也将配上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的导师来进行定向培养,最后加入高校的人才储备库。
随着国家对于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编程更是未来科技类人才所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可以预见,编程学习的重要性在未来也将会不断提升。作为家长,也需要尽早规划,让孩子开始接触编程教育,培养、提升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素养。